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55.5%受访者认为短命建筑现象令人不安
作者:王聪聪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11 10:59:23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认识存在误区”

  “有时地方政府拆迁的初衷是为了吸引投资,改善居民环境和营造城市新形象。”张磊发现,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对城市形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事实上,旧建筑通过改造也可以具有吸引力,体现融合多元文化的优美城市形象,不必非要拆迁重建。“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改造案例,比如将废弃的面粉车间改建成博物馆,把旧厂房改造为创意工作间等。”

  张磊认为,建筑除了有投资和增值作用外,还应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服务。城市规划和建筑的拆建需要引入公众决策机制,减少个人决策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乔新生指出,解决“短命建筑”问题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城乡规划法》的严肃性和法律效力,同时加快《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另外,要充分发挥各地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避免政府强拆等事件发生。

  本次调查中,对于解决“短命建筑”问题,68.9%的人认为应重视城市的科学规划;59.0%的人认为要改变官员以GDP为主导的政绩考核体系;58.7%的人建议拆迁和重建决策应充分听取公众意见;58.6%的人表示,应建立规划和质量问责机制;53.8%的人提出要提高建筑品质;48.9%的人建议健全审批和监督机制。本报记者 王聪聪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