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备案制度实施后工程质量监督工
预制箱梁混凝土夏季施工质量控
备案制度实施后工程质量监督工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质量管理 >> 正文
施工企业必须把质量安全当作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来解决
作者:陈树林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6-24 22:03:35
弄清“四个责任”,即:名牌意识、信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发展意识;对质量和安全必须负起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法律责任和终身责任。时刻牢记今天的质量安全就是明天的市场,今天的信誉就是明天的效益;搞好质量安全如同生产经营一样是企业当前最大的政治。质量优劣、安全好坏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每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体现。为此,必须从思想、行动上为搞好质量安全、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突出重点,抓住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确定各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点。如质量控制上:隧道施工中的衬砌厚度、侵限;新奥法施工中的工艺到位;路基工程的填料质量、分层碾压厚度;桥梁工程中的深水基础施工、中线测量、桩基放样、墩台混凝土色泽不均等等。安全控制上:复线施工中的铁路行车安全;长大隧 道和桥梁、路基施工中的防坍、触电、高空坠落、斜井遛车、瓦斯爆炸、尘埃危害和高路堑爆破;交通安全中的汽车肇事等。通过抓好重点控制,把住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杜绝质量安全事故。

  3.转变方式,以精细管理推动质量安全上台阶。质量安全发生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管理问题。因此,必须从管理的角度来改变质量、安全的被动局面。在管理模式上,要摈弃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的错误做法,坚持按新型项目管理法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要落实合同要求,按承诺目标上齐劳力、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减少项目管理层次,变项目上的零碎、分散为集中,并在使用劳务上做到内外混编,以内部骨干带劳务,全面推行和深化工序、单价承包,以此掌握对质量、安全全方位的控制权。在管理内容上,突出质量、安全、信誉和效益,把4大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和项目指挥长的重要政绩加以衡量,使这4个方面互为墓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把重点放在管好、用好外部队伍上,从内部挖掘对个别包工队管不住、用不好的漏洞和内在原因,消除自身造成的祸患;对符合条件的外部队伍不仅要严格控制,杜绝转包,出了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企业信誉损失的,坚决清掉,任何工作点不再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质量、安全工作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在管理手段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行质量保证金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并对在建工程推行技术质量承包,采取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对获得不同级别的优质工程,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通过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增大奖励数额,使单位和个人得到实惠。特别是验工计价,必须考虑质量因素,须经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核定数量、检查质量后才能计价。

  4.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抓质量、保安全、创信誉。必须坚决落实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法规和制度。在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上,贯彻“谁砸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原则,出了问题,不管职位高低都要严肃照章处理,依法办事。根据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对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负相应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的规定,全面建立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必须严格事故报告和定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到既不回避问题、推卸责任,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对隐瞒事故的,要严格执法,认真查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以维护质量、安全法规的严肃性。对各类事故,必须搞好调查分析,准确定性,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为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5.狠抓现场,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监控上,以抓现场贯标运行为龙头,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单纯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过程的监控,转变为既对作业监控又对人员素质、进场设备、材料供应、作业方法、验工计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并对施工队伍的资质、素质和关键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考核。由过去以质量把关为主转变为以质量预防为主。把确保每道工序一次合格当作出发点,对图纸审核、测量试验、立模捣固、分层碾压及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等各个细节实施预防性管理,隐蔽工程必须跟班作业,旁站监理,防止偷工减料,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通过依靠权力和权威强制执行标准为主转变为依靠教育和依赖职工自我控、自觉执行标准为主。从基础做起,狠抓制度的落实,坚持质量自检互检活动,完善各种内业资料,严格按贯标程序,搞好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在安全监控上,要坚持标准化管理,实现软硬两件双达标。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全面落实安全包保责任状,强化重点防范;从提高职工和民工队伍素质人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型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消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

  6.改进作风,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认认真真抓质量抓安全。改进作风,必须提倡“四种精神”,即:精细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牺牲的精神。在质量、安全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中,要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